砸锅卖铁养王爷_第四章摆摊发小财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四章摆摊发小财 (第3/4页)

热的比较好吃,吃吧、吃吧,办法是人想出来的,要脑力激荡,总得填饱肚皮再说。”鱼小闲拿起自己那一份,打开荷叶,露出几颗黑黝黝的茶叶蛋。

    “这是什么?”乌漆抹黑的蛋,这能吃吗?

    “茶叶蛋啊,可好吃得很,托嫂子的福,要不然我哪来那么多鸡蛋可以做茶叶蛋呢。”不过听安娘子这话里的意思,似乎没见过茶叶蛋?

    根据明朝田汝成所撰写的《西湖游览志余》记载,苏州、杭州、锡州等地的农村,每当立夏之日,家家都会向七户邻居讨来陈年老茶叶,混在一起煮成“七家茶”给小孩喝,说可以防三伏天之疾。

    后来村民趁四月鸡蛋旺季,便将蛋给放进“七家茶”里面煮熟来吃,这就是茶叶蛋的起源。

    小时候她最喜欢缠着爷爷的厨子做茶叶蛋了,来到古代这么久一时馋起来,却迫于口袋荷包羞涩,昨夜看到那一些鸡蛋,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动手做了起来。

    安娘子见鱼小闲吃得香,忍不住剥壳一尝,可也就秀秀气气的吃掉一个,便将剩下的重新包了起来,不再碰了。

    鱼小闲正想着其实要能多冷藏个两天,会更入味,更加好吃“嫂子,不合你的胃口吗?”

    “不,好吃极了…”

    “你尽管吃吧,我家中的井里还吊着些,我留着俊扮儿和筝哥儿的分呢。”

    “哪能这样,我们一家人都让妹子养着了。”

    “嫂子还跟我客气这些,之前我和我那当家的不都也让你养着,要不然哪来今天的我?”

    “我这不是看着妹子顺眼吗?”安娘子不再客套,配着凉水把几个茶叶蛋给吃了。

    “这位小娘子打扰了…”突然一把浑厚又略带苍老的声音打断了说说笑笑的她们。

    “老人家。”鱼小闲差点噎到,她用力灌水将蛋吞下去,赶紧回礼。

    称呼这位约莫五十岁左右的男人为老人家,鱼小闲实在不是很习惯,古代人婚结得早,早早当了爹娘,又因为营养难以取得均衡,能活到七老八十的非常有限,因此在现代许多这把年纪还在工作岗位上打拚的男人,在这里都已是在家含饴弄孙的老人了。

    “真是冒昧,我家老婆子没见过小娘子手上的东西,闻起来味道又香,让她犯了馋,若是小娘子通融,小老儿想用家中带来的饭团和小娘子交换可好?”老先生态度诚挚又坦荡,丝毫没有任何局促的样子,加上还是个爱妻好男人,非常给人好感。

    鱼小闲看向隔壁放着好几捆柴火的摊位,小凳子上坐着一个身穿半旧衣裳,头发挽得一丝不苟的老太太,她的脸上也没半分不自在,还对着鱼小闲笑了笑。

    原来老先生是卖柴火的。

    趁着鱼小闲在打量自家老太婆时,老先生则打量起她摊子上的梳子和发簪,但眯眯眼里却一片不着痕迹。

    “老太太要是不嫌弃就请用,至于饭团就不必了,就当结个善缘。”她把余下的茶叶蛋又用荷叶包起来,让老先生带过去。

    老先生不客气的接过鱼小闲的荷叶包,不过他没立刻走开,反而停下来望着摊子上的一根莲花簪。“既然小娘子说结个善缘,小老儿我喜欢这把莲花簪,你开个价吧,小女最喜欢莲花了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老人家您想要,我就收您这个价。”鱼小闲比出十根手指头。

    “欸,我怎么觉得好像占了年轻人的便宜。”他笑得异常狡猾。

    鱼小闲其实无所谓,这些小饰品对她来说只要能挣到饭钱,也就够了。

    老先生伸手拿走了莲花簪“小老儿我脸皮厚,说不得要先欠着小娘子了。”说完,一脸轻松愉快的回到自己的摊子上,向老太太炫耀去了。

    鱼小闲嘴角抽搐,真是的,这老先生的脸皮还真不是普通的厚,人家是开张吃三年,她这一开张却让人欠帐,还赔了自己的早饭。

    亏她方才还怜惜这对老夫妻背着沉重的柴火来换家用,没想到赔了夫人又折兵,这算坏兆头吗?

    得了,就别迷信自己吓自己了。她只能说自己小觑了古人…

    她才回过神来,就看到安娘子为她不平的气愤眼神,于是比着手势“为老不尊的老混帐!”

    吃了哑巴亏,也不期望那位老先生真的会拿钱来清帐,不禁别扭了一下,等心里好过了一点,客人却是上门了。

    方才嫌簪子太贵的那位姑娘去而复返,她略带腼腆的说道:“大姊,这是五十文钱,你把我要的百合梳子和石榴簪子都包起来吧。”

    原来是回家拿了私房钱。

    鱼小闲笑嘻嘻的拿了个用桐漆刷过的小匣子将两样东西装好,女人家嘛,就是想图个如意郎君,百年好合,多子多孙多福气。“实收姑娘五十文钱,免费送你一个漂亮的匣子,这匣子和簪子是一套的,你今天是赚到了。”

    那姑娘喜出望外,摩挲着那匣子。“多谢大姊。”她掏钱掏得一个心甘情愿、毫无怨言,直觉自己赚到了。

    令鱼小闲料想不到的是去而复返的人还不少,有的人回去之后越想心越痒,这乌桃镇虽然常有市集,却不常见到什么太显眼出挑的东西,真正上得了台面的东西都往县城里去了,就算有钱也没机会买到自己看上眼或新潮流行的东西,那木梳木簪虽然不怎么便宜,但是那些花样却难得一见。要是错过,午夜梦回想起来,会遗憾一辈子吧?

    于是一个个纠结无比的,最后莫不咬牙掏出自己的私房钱,往鱼小闲这里飞奔而来。

    不到晌午,她的东西几乎都卖光了。

    “大妹子,我们这会儿回家还来得及做午饭呢。”安娘子的繍件也卖得差不多,喜孜孜的帮着鱼小闲收拾东西,谁知道——

    “原来还有个匣子啊,小娘子,我买了那莲花簪你怎么没给我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