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神医_第二十二章军事改革1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十二章军事改革1 (第1/2页)

    第二十二章 军事改革(1)

    开国百年,有一项最基本的国策从宋太祖时期保一直到灭国都没有改变,这一项最基本的国策就是抑军扬文。

    所谓抑军扬文就是无限拔高文臣的地位,宋朝甚至有皇帝和士大夫共天下的说法,可见文臣的地位有多高,在无限拔高文臣地位的同时,无限打压武将的权利和地位,宋朝的武将基本上没有任何兵权,所有兵马调动的权利都在文臣的手中,大部分武将都是傀儡,而大部分宋朝的战争统率军队的都是文臣,武将的价值在宋朝被压制在极点,这种情况下大宋的军事力量怎么可能强大。

    宋朝的皇位得来不正,宋太祖靠欺负周太宗的孤儿寡才登上皇位,而周太宗和宋太祖关系更是好到兄弟相称,然而就是宋太祖这个兄弟篡了柴家的山河,而宋太祖能够篡柴家山河的最大原因,就是因为宋太祖有兵权。

    有道是上行下效,宋太祖既然能昧着良心篡了家的山河,老赵家也怕有人昧了良心篡了老赵家的山河,所以宋太祖思索了生,最后得出一个武人不可信的结论,直接影响了宋朝了几百年武人的命运。

    大宋军事上的弱小实在很让人无语,纵然赵磊率兵马打过很多胜仗,心里却明白大宋兵马战斗力很让人担心,就算有犀利火器助阵又能怎么样,一个军事白痴高士尧能将五万禁军断送还搭上很多的火器,大宋军事白痴可不是一个两个,火器的出现让战争更加残酷,如果不能时间改善大宋的军事力量,那些流露出去的火器明天就能断送掉大宋山河。

    所以赵磊毅然决定上书改革军事,虽然这么做会引起官家大忌。

    …

    皇仪殿中,赵磊的奏本使得朝堂上寂静无声,所有官员都愕然看着赵磊,心说赵三石一定是疯了,而高坐龙椅上的官家赵祯,开始用怀疑的眼光打量赵磊。

    “高士尧战败,八千将士战死,两万人被俘,两万人逃窜,只有三千人返回,两万被俘的将士很快投降叛乱的侬智高,逃走的将士宁愿落草为寇都不愿返回汴京继续当兵,由此可见朝廷的军队已经没有任何凝聚力和向心力,朝廷军队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,所以臣上本请求强军。。)”赵磊丝毫不惧官家赵祯的怀疑目光,依然朗声说道。

    官家赵祯狐疑目光不变,却开始品味赵磊的话,然而感兴趣的问道:“爱卿觉得军队怎么改革才能强军。

    ”

    官家赵祯心中已经打定注意,只要赵磊提出权武将,就马上将赵三石贬官为民,蜂吕宋看海去。

    赵磊是想改革军队,他又不是傻子,肯定不会触及官家和百官的底线,早有准备的他提出自己的第一个改革要求。

    “启禀官家,高士尧的战败时刻提醒我们,文臣统兵必须知晓兵事,果统兵的文臣对军事一窍不通,就等于亲手葬送军队,所以臣提议修建大宋军事学院,采文臣进入学院学习兵法军阵策略,只有从大宋军事学院毕业的文臣才能统领大军,这样就可以避免统兵文臣不通军事的可怕后果。”赵磊很聪明,第一条改革要求就点出他无意提高武将位,更无意让武将掌握军权,只不过是要加强文臣统兵的能力而已。

    赵磊的话让官家赵祯心里一松,心说原来是这个意思,这个办法不错,让文臣学习兵,就更能减少武将的作用,这么的办法怎么没有早点想到呢!官家赵祯脸上现出微笑想到。

    赵磊果然是聪明人啊!枢密副使庞籍开始吓了跳,这时才发现赵磊的真实目的,心中开始赞赏想到。

    “臣同意赵大人的意见,高士尧战败就是因为不通军事,果个统兵文臣都能精通军事的话,何愁大宋军事不强呢!”枢密使吴育斟酌一番,觉得赵磊的提议实在是妙,马上站出来支持赵磊说道。)

    “赵爱卿这个提议不错,既然吴爱卿都同意了,朕看就着手准备吧!三司和枢密院权力配合。”官家赵祯当然同意这个意见,马上拍板决定说道。

    “臣官家亲自担当大宋军事学院院长一职,而大宋军事学院院长由必须由皇帝担任。”赵磊这时提出了第二个要求说道。

    这个赵三石太鬼了,这种注意都能想到!宰相贾昌朝本来还准备谋划大宋军事学院院长,并借此扩大影响,没有想到赵磊一个提议就将这个影响力不小的官职给堵死了,谁敢跟皇帝竞争啊!所以马上熄了谋划之心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