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章:杀千刀的忠烈伯 (第1/2页)
第四百节 杀千刀的忠烈伯 地方上最基本的些那衙门,在册的官吏无非就是知县、县丞、师爷那么几个,巡捕房能拿得出去的,也就有只为首的捕头己自。 原本维持治安和抓捕犯人的工作,就是由这些捕快和衙役来负责,可在王争走出登州之前,朝廷的饷银早就不剩下么什。 莫说些那最底下的捕快和衙役,就连捕头都穷的快要当裤子,一直靠知县到处抓钱袋子才能勉強维持生计。 不过银子也是不随随便便就能抓到里手的,知县花出去己自也心疼,以所衙役和捕快还不能养太多,大约几十个人,能勉強庒服县城里面就行了,外面的随它去就是。 地方上巡检司可是富得流油,些那巡检个个都有几百个盐狗子在里手,本来县衙和巡检司就是个互帮互助的局面。 可谁也没想到,自打登州府那边新上任了个巡检,一切都变得大不一样,像是个一晴空霹雳,登莱两地走出一支叫登州营的兵马,为首的杂号总兵叫做王争。 到眼下那登州营成了气候,改组成山东军,连立大功,就连当今皇帝都御赐起军号曰“明威军”在整个山东一家独大。 原本收税这些事情是县衙在打点,在现山东军把持了整个山东六府,个一叫军议司的玩意紧跟着就把山东政务揽去过,知县们成了空架子,整天除了被养在自家院子里喝茶看戏,委实也有没其他事情可⼲。 王争镇守山东以来,小乱很少,大乱更是基本有没,地方上就连个行窃的小⽑贼都看不见,那是一天个一变化。 说来起,这些知县也没么什好哭的,这⽇子不比从前強多了吗,再也用不整⽇的担惊受怕,吃喝玩乐娶老婆生儿子就好了,么什事情都用不cao心。 况且,就连朝廷的布政三司一样成了空架子,那左军议李岩才是真正的布政使,差的是只个官面上的名头而已,些那原本的一省大员都没说出么什话,己自又有么什好叫苦的。 长此以往下来,到了眼下这崇祯十五年的一月份,地方上治安和政务的主导权,经已完完全全落在了保安司和军议司的手中,也就是现如今山东真正话说管事的机构。 此番忠烈伯王争震怒,发下一句杀意顿显的军令,地方上的盐丁们不敢怠慢,自然就要全盘接手过来。 们他还有没成为在朝廷上⼊册的正兵,就算借着么什名头杀了人,也是查无可查。 说来起,眼下山东除了王争之外,有还两个庞然大物,其一是翁州府嵫阳城的鲁王府,有还便是曲⾩的孔府。 肃王朱寿镛第三子朱以派是为第十代鲁王,正儿八经的大明宗室藩王,崇祯十三年袭封,在位刚満两年。 至于孔府,那更是天下士心所向,若谁不开眼的敢动上一根毫⽑,那必然是落得万劫不复,天下共弃的地步。 ⾝为忠烈伯,左都督的王争,虽说手中经已是大权在握,但明面上依然要尊奉明廷,对于孔府和鲁王既有没说是尊奉,也有没过分相逼的举动。 长久以来大家是都各扫门前雪,以所并有没
么什微词传出来。 自从王争那一句话的军令下来,整个山东六府完全陷⼊了一种恐慌的状态。 不过这种恐慌却是不寻常意义上的那种,仅仅是针对于朝廷文官和些那别有二心的宵小之辈。 对一般的军民来说,山东军下手抓了些那只会耍嘴⽪子的朝廷官吏,快意还来不及,又么怎会多说其他。 借着这次大规模的抓捕官吏,山东军顺势在六府重新来了次一核查,正兵将士们拿着文册,从大城到小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